「春捂」養生,該怎麼捂才好?

這幾天,大地漸漸回暖,讓人好想馬上「輕裝」走進這大好春光裡。

但冬春交際,天氣喜怒無常,此時,一些疾病很容易找上門來。俗語有云:「吃了端午粽,棉衣箱裡送」;「春捂秋凍,一年無病」等等 … 這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春捂」不是「不減衣服」這麼簡單,學會正確的「春捂」,不但養生效果事半功倍,還能幫你把疾病擋在外面!

「春捂」的最佳時間?

從時間上來講,「春捂」最重要的是要把握時機。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比如感冒、高血壓、心臟病、消化不良、心肌梗死、腦中風等。當晝夜溫差大於8℃時,就是「春捂」的信號。

所以,「春捂」的最佳時機,應該在氣象預報冷空氣到來之前24~48小時,晚了則猶如雨後送傘。應多關注氣象預報,根據溫度走勢決定是「捂」還是「脫」。

要「捂」到什麼時候?

寒潮過去,待氣溫持續回升後,也要再多「捂」1周左右,老年人及體弱多病者應持續2周為宜。當天氣溫度達到15℃時,就是「春捂」的臨界溫度,此時就是捂與不捂的臨界氣溫,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並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春捂”的時間一般持續1-2周為宜,“捂”的時間短,易使人受寒生病,這段時間內的衣物不要突然減的太快。

要「捂」哪些重點部位?

「春捂」的重點部位是後背、腹部和雙腳。

捂背部是為了防止風寒侵襲人體,捂腹部是為體內的臟腑保暖,捂腳可以有效防止寒氣通過雙腳進入人體。

「春捂」要特別重視對這些部位的保暖,不要很快就摘掉帽子,取下圍巾、口罩,脫掉厚襪及手套,尤其是早晚應多穿點,如果過早脫去冬衣,穿著單薄,一旦氣溫降低,身體就會難以適應,身體抵抗力下降,否則很容易導致疾病入侵。

「春捂」也需要憑感覺

「春捂」並非一概而論,也是因人而異的。年輕力壯的人可以適當凍一凍,而老年人大多經不起寒冷的刺激,還有一些慢性病患者則對寒涼的刺激更加敏感,稍不注意就會引起疾病發作。因此如果「捂」時不覺得咽喉燥熱,身體冒汗,即便氣溫稍高於15℃,也不必著急脫衣服。如果覺得「捂」了身體出汗,則需要早點換裝,不然「捂」出了汗,被風一吹反而更容易著涼。

「春捂」不要捂過頭

「春捂」時間的長短很重要,千萬不要捂過頭,不能出汗,如溫度超過15℃,還穿著棉衣,就會超出身體的耐熱限度,否則會使人生「內火」, 所以「春捂」並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強調脫衣要「遞減」,即衣物增減既要根據天氣溫度的變化情況而定,也要根據自身的體能素質。

身體是很微妙的,對於周遭細微的變化很敏感,當身體感到不對時,就該及早做防範。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TG按讚:0
Blogimove部落格搬家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