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霜降 . 養生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鬆。

《逸周書.周月》:“秋三月中氣:處暑、秋分、霜降。”《國語.周語中》:“火見而清風戒寒。” 三國 吳 韋昭 註:“謂霜降之後,清風先至,所以戒人為寒備也。” 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開始降霜。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現的最後一次霜稱為“晚霜”或“終霜”。從終霜到初霜的間隔時期,就是無霜期。

霜降三候

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每候5天):“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咸俯。”

此節氣中豺狼將捕獲的獵物先陳列後再食用;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

霜降養生要領

節氣的“節”字,就是竹節。節與節之間,是滑利的,一到節上,便難過去。久病之人,節氣變換前三日多死。大氣鬱,人身亦郁。如果病在節氣變換前有起色,以後也會好得快。霜降還是秋冬轉換的節點,更須特別注意。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秋季到冬季的一個過渡時期。此時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此時要做好霜降時節的養生保健,無論是在飲食養生還是運動調養上都需應時謹慎。霜降時節如何正確養生呢?

霜降時節如何運動養生

“霜降”前後是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高峰,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如過敏性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上感等。為預防這些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有哮喘發作史的人尤其要注意增減衣服,外出時可戴口罩,避免寒冷對呼吸道的刺激。其次,還要加強體育鍛煉,通過鍛煉增加抗病能力,廣播操、太極拳、散步、慢跑、登山等都是比較適宜的運動方式。霜降後要減少秋凍,尤其要注意下肢的保暖。

要特別注意不要熬夜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最傷陰血的就是“熬夜”,霜降,已經進入深秋的後半月,秋氣傷肝,此時要滋養肝血,特別注意不要熬夜。

熬夜極傷肝血。肝血不足時,人容易在子夜失眠,脾氣急躁,甚至雙目乾澀,指甲變薄,手腳發麻,上至心臟,下至大小便,都會受影響。

養生注意四個方面

霜降作為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天氣漸涼,秋燥明顯,燥易傷津。霜降養生首先要重視保暖,其次要防秋燥,運動量可適當加大。中醫提醒,霜降養生一定要預防以下四個方面。

1、防秋燥

燥邪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乾、唇乾、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乾結、皮膚干甚至皸裂。肺喜潤而惡燥,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響,就會出現鼻咽乾燥、聲音嘶啞、乾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

元代醫家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說:秋氣燥,宜食麻潤其燥。因此,秋季養生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豐富、滋陰潤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養陰,早起呼吸新鮮空氣,以利舒肺,能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2、防濕邪

秋季從立秋到霜降有6個節氣。此時,夏天的暑氣還沒有結束,秋天的雨水已經很多了,此時須防濕氣陰邪,困傷脾陽而發生水腫或腹瀉癥狀。要是早秋脾傷於濕,就會為冬天的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發作種下病根,所以秋季防濕也很關鍵。

秋季養生防濕主要應以祛濕化滯、和胃健脾的膳食為主。如蓮子、苡米、冬瓜、蓮藕、山藥等。

3、防秋郁

晚秋時節,凄風慘雨、草枯葉落,人感受了季節的變化容易起憂思。人腦底部,有一個叫松果體的腺體,能分泌一種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鬱不樂。而入秋之後,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的情緒相應低沉消極。

4、防賊風

秋天氣候多變,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生病,被中醫稱為賊風。受到賊風侵襲,往往會全身酸痛,疲乏無力,還會引起咽炎、氣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經麻痹等。

霜降時節飲食養生原則

霜降節氣為脾臟功能處於旺盛時期,由於脾胃功能過於旺盛,易導致胃病的發出。所以此節氣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複發的高峰期。由於寒冷的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發生紊亂,胃腸蠕動的正常規律被擾亂;人體新陳代謝增強,耗熱量增多,胃液及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慾改善,食量增加,必然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影響已有潰瘍的修復;深秋及冬天外出,氣溫較低,且難免吸入一些冷空氣,引起胃腸粘膜血管收縮,致使胃腸粘膜缺血缺氧,營養供應減少,破壞了胃腸粘膜的防禦屏障,對潰瘍的修復不利,還可導致新潰瘍的出現。

“霜降”之時已經進入深秋,中醫認為此季節屬於五行中的“金”,對應肺臟。《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可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季宜收不宜散。因此,應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如姜、蔥、蒜、辣椒等,特別是辛辣火鍋、燒烤要少吃,以防“上火”。“霜降”後一般是進補的好時候,諺語有“補冬不如補霜降”的說法,民間有諺“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

此時飲食養生適合的是“平補”,以保暖潤燥、健脾養胃為主,而大補則容易補“過”了。應該多吃些梨、蘋果、白果、百合、洋蔥、雪裡蕻、芥菜等,為防止秋燥,也可服用銀耳、芝麻、蜂蜜、冰糖等食品以潤肺生津,這些食物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固腎補肺的功效。可以防止秋季最容易出現的口乾、皮膚粗糙、大便乾結等“秋燥”現象。少吃冷硬食物,忌強刺激、暴飲暴食,還要注意胃的保暖。“春天吃花,秋天吃果”,白薯、山芋、山藥、藕、荸薺,都是這個時節適宜吃的食物。此外,還可以多吃些大棗、核桃、雞湯、煮泥鰍等食物,也很有保健效果。此時應少吃寒涼的食物,如海魚、蝦、各種冷飲等,以免傷肺引發疾病。

另外進補講究因人而異,脾胃虛弱者、老年人或慢性疾病患者進行食補時,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應選用氣平味淡、作用和緩的食物,食溫熱熟的食物,以湯類、粥類最為適宜,既營養滋補,又利於吸收,可增強體質,保持旺盛活力,預防和減少疾病。

老民俗的智慧:霜降吃柿子

有老話說:“吃丁柿,不流涕。”於是,霜降時節吃柿子,就成為了一個傳統習俗。但為什麼偏偏霜降時節要吃柿子呢?這是由於霜降前後到了柿子的最佳成熟期,非常適合吃柿子,且柿子去燥潤肺,含有豐富的營養,因此古人崇尚在這時候吃柿子,並將習慣傳承了下來。

柿子的最佳成熟期在霜降前後,霜降時節的柿子,個大,皮薄,汁甜,可謂達到了最佳的食用狀態。吃柿子,有什麼好處?柿子和梨一樣,入肺經,有潤肺生津,清熱止血,解酒化痰的功效。大家都知道,秋天萬物凋零,正是肺部容易受到侵犯的時節,同時,秋燥也讓人們上火、冒痘痘、發脾氣,這時候,清燥火、潤胃腸成為了食療養生的當務之急,因此,梨與柿子自然成為了首選。

除了順應秋季天候的功效以外,柿子中也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糖分,一個柿子能夠滿足一個人一天所需維生素C的一半。另外,柿子對於預防心血管硬化具有非常給力的效果,其功效遠大於號稱“每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的蘋果,堪稱是心臟的健康之友。

吃柿子有什麼禁忌?

翻開柿子的食療方,可見密密麻麻一整頁。但是小編需要在這裡傾情提醒大家,雖然柿子的維生素含量豐富,兼之口感良好,受到大眾喜愛,但是在吃柿子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幾點:

第一,不要空腹吃柿子。

勿空腹吃東西這一條已成為了大多數食物的食用禁忌,至於為什麼不能空腹吃柿子,那是因為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和果膠,空腹狀態下它們容易在胃酸的作用下變成大小不等的硬塊。如果這些硬塊不能及時從胃裡排出,就會沉到胃中形成胃柿石。長期以往,小小的石頭越積越大,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慢慢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現上腹部劇烈疼痛、嘔吐、甚至嘔血等癥狀,不做手術就無法取出。如果胃裡“有底”,胃柿石就不會那麼容易形成了。

第二,不要吃柿子皮。

水果的皮到底要不要吃這也是大多數人糾結的一個問題,很多人崇尚一邊吃柿子一邊嚼柿皮,但是小編告訴大家,柿子的皮最好不要吃。究其原因是因為柿子的鞣酸大多都在柿子皮里。柿子皮嚼得多了,進入身體里的鞣酸也就變多了,容易形成胃柿石。

第三,不要與含有大量蛋白質的水產品同食。

用祖先們的說法,螃蟹等水產品與柿子都屬寒性食物,吃多了對身體不好,故而不能同食;用現代科學的說法,那是因為蛋白質在鞣酸的作用下,容易形成胃柿石。當然,這並不是說絕對不可以同食,只是這樣吃既對健康有損害,又於營養無益。

第四,糖尿病患者不能吃。

如同剛才介紹的,柿子中含有大量的糖分,且大多是簡單的雙糖和單糖,吃後很容易被吸收,使血糖升高。對於糖尿病人而言,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來說更是有害的。為了自身的健康考慮,糖友們只能選擇放棄這一秋季佳果。

板栗補腎

栗子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是這時的進補佳品。秋天收穫的板栗正好為補腎所用。板栗是補腎佳品,兼有健脾益氣、清熱解毒、止瀉治咳等功效。每早晚各食生栗子一兩枚,細嚼慢咽,久之有效,尤其適於中老年腎虧、小便頻數、腰腿無力。

還可以炒栗子吃,也可以和粳米一起煮粥喝。此時霜遍布在草木土石上,俗稱打霜,而經過霜覆蓋的蔬菜如菠菜、冬瓜,吃起來味道特別鮮美,霜打過的水果,如葡萄就很甜。古人一般秋補既吃羊肉也吃兔肉。民間在霜降這天,講進食補品,古人講“一年天天補,不如霜降補”。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TG按讚:0
Blogimove部落格搬家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