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為什麼你老是遇到庸醫?

中醫,學歷,庸醫,益曼中醫,經驗,耐心,養生 @益曼小天使 (益曼中醫)

臨床上,常常見到一些患者訴說治病經歷,滿嘴都是庸醫,遇見每個醫生都是庸醫…

事實上,這些醫生真的都是庸醫嗎?

如果一個患者總是遇見庸醫,真的要好好檢討一下自己了

患者鐵心,醫師神手

1. 關於患者總是遇到庸醫,這裡有個邏輯:就是患者的鐵定信任和執行,極大地促進了有效的結果產生

如果領悟了這個邏輯,就能想明白為何有的患者治病多年,總是遇見所謂的「庸醫」,這種事情是怎樣發生的呢?

2.治病初期,醫患就抱著「考察、巡視、考驗」的心態來進行

醫師見的病人都不算少,生病而已,又不是獲得諾貝爾獎什麼的,怎麼來的滿臉滿嘴傲氣呢?在醫生面前那種搞笑的「考察」「巡視」「考驗」的態度是怎麼生成的呢?甚至自己直指病況,指導醫師開藥?

很多醫生出於職業敏感,其實一進門就知道患者德行,對於這樣搞笑卻不知道害了自己的患者,往往給予非常平和、食品級別、微小劑量的治療方案。對這樣自以為是的患者,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後來吃藥果然無效,於是患者到處嚷嚷又遇見了庸醫。這是情況之一。

3.患者對於慢性病效果過分急切。

有些病時間日久,或者說有些病雖然時間短,治療也需要挺長時間。患者吃三五劑藥效果不明顯,就想去換醫生,這樣效果以及反饋不能積累,導致病情長期不能好轉。

最近遇見幾個小孩咳嗽三個多月不好的案例,患者家長沒有在任何一個醫生那裡堅持治療超過一個星期,然後又改變醫生,幾個月反復如此。還有就是病情稍微好轉就多次自主停止治療,想當然認為不需要治療了。

然後在陳述病史的時候患者就會說,看了「五個醫生沒看好」使用了「中藥」、「西藥」、「按摩」、「艾灸」、「扎針」都沒治好。

這樣的陳述客觀嗎?能反映實際情況嗎?

 

其實,有一部分庸醫,是患者自己親手造成的。尤其是常年遇見「庸醫」的患者們。

1.對中醫抱有不恰當的評判標準也是患者錯過好醫生的原因之一

有些患者看了一些描述中醫神奇的網絡語言,或者一些人的片面言論,就有可能形成一些不恰當的評判標準,導致自己在求醫治病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例如網絡上某些人的言論:

「好的中醫應該是一劑知,二劑已,三劑藥不管用你就應該換醫生了」

類似這樣的片面言論是不符合臨床實際的,可是我在看病過程中發現很多患者受到了類似言論的不良影響,導致服藥中斷,不能及時復診,最終跟一些不錯的醫生擦肩而過

一劑知,二劑已,僅僅針對的是輕淺小病,以及功能性疾病有參考作用,比如外感病,發熱,一部分失眠等等,對於大部分複雜慢性病,器質性病變並不適合。

比如痛風,一劑藥兩劑藥確實可以快速緩解疼痛,但是距離把病治好還有很遙遠的路程要走,類似的,糖尿病也不大可能一劑知兩劑已。

器質性疾病更是如此,各種良性惡性腫瘤,都不容易一劑知二劑已,年前治療一個前列腺癌骨轉移引起疼痛的患者,不間斷治療一個多月才算是穩定止痛。

不僅器質性疾病如此,有的非器質性疾病,比如抑鬱症,也很難做到一劑知二劑已。

慢性病患者頑固堅持「一劑知二劑已」這樣的錯誤評判標準,當然會不斷的跟想幫助他的醫生擦肩而過。

慢性病的扭轉是一步一步,長期曲折的過程,醫患雙方是合作的戰友關係,及時復診可以互通信息,更新作戰方案,逐漸全面改善身體。

很多患者本身疾病並不是特別難,而是由於看病過程中懷抱各種錯誤的思維觀念而常常使治病方案不能落實,讓自己長期處在困頓之中。

2.除了患者不能明白事理之外,有些網絡神醫,言語極端,片面,喜歡誇張,也是造成這樣一種錯誤思想流傳的重要原因。

醫生要有醫德,患者要有患德

醫患之間將心比心,患者放棄自以為是的揣測,給予醫生足夠的信任,不胡亂干擾,讓醫生水平正常發揮。

醫生認真負責,不訛詐,恐嚇病人,有多大的本事說多大的話,治病無效能夠反思自己的不足,有了效果也不居功自傲,誹謗其他醫學同行。

醫患雙方一條心,不把精力耗費在無意義的猜疑防備中,才能更有效共同對抗疾病。

按讚加入粉絲團

延伸閱讀

TG按讚:0
Blogimove部落格搬家技術服務